首页 > 名胜古迹
> 详情
正 学 书 院
发布日期:2020-9-11 16:08:48 发布人:admin

正学书院,原址位于今南昌市西湖区松柏巷和廉让里巷之间的巷内,即今老贡院巷36号内。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由江西布政使张元冲与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在进贤门内旧贡院址(即阳春书院原址)上创建。

阳春书院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宁王朱宸濠所建,目的是想网罗文士,谋反朝廷。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起兵谋夺帝位,为王守仁所败,然书院犹存。四年后改作贡院。嘉靖元年(1522)曾于此试士,嘉靖二十四年(1545)毁于火。次年(1546)徙贡院于东湖之左。三十五年(1556)布政使张元冲与提学副使王宗沐于阳春书院原址重建书院,改名正学书院。“名以‘正学’者,所以别其学为圣贤不杂于他道”(罗洪先《正学书院记》,见同治《南昌县志》卷六)。建祠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三位先贤。广建斋舍,中为崇迪堂、广几轩,后为退食轩、燕休馆,左右为号舍。外为夹道,缭以周垣。庖寝圊福,巨细咸具,“可容生徒数百十人”。罗洪先有记。

万历初张居正禁毁书院,正学书院停办,改为正学祠。张居正死后,书院又复兴起。万历十五年(1587)夏,沈九畴任江西提学副使,下车伊始,即来到正学祠祭祀,看见正学祠仅存屋三间,上漏下湿,周围草木杂乱丛生,不免心生感慨,打算重新恢复书院。于是下文让南昌知府范涞从民间买回地皮,让南昌知县何选、新建知县佘梦鲤负责招集工匠进行重建。在沈九畴的倡导下,正学书院得以恢复。书院居中为正学祠,东西两面布有楹联。在祠的东西两边修整与扩建房舍112间。正学祠东北为道南祠,西北为芳润轩。芳润轩是与诸生谈艺之所。正学祠前建讲经堂5间,堂前有门2重,各有3间,门外题榜曰正学祠。沈九畴有《重建正学书院记》,记中称其规模“壮于旧贯”。

天启间(1621—1627),阉党魏忠贤废毁全国书院,正学书院遭到废毁。

清顺治间(1644—1661)正学书院改为贡院。后移贡院于东湖北,止存故址。

正学书院为官办的江西省会书院。书院由布政使张元冲与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创建,并得到了巡抚何迁(号吉阳)、巡按徐绅(号五台)、郑本立(号东泉)等人的支持。万历年间重修时,又为提学副使沈九畴倡议,由南昌知府及南昌、新建二县知县负责地皮的回购及修建,并得到巡抚陈有年、庄国桢以及御史孙旬、朱鸿谟、祝太舟的关注。

正学书院的经费来自官府拨款、民间捐赠。书院创建时,就是“取完壤成材,辅以帑币”建成的。重建时又有人自愿将土地赠给官府而不取报酬,建造费用以及廪饩则来自官府拨款。

正学书院属于讲会式书院。其讲会由在职官员倡兴。据记载王门高弟张元冲长期在江西做官,历任江西参政、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抚等职,政事之暇,与同门邹守益(号东廓)、罗洪先(号念庵)、黄宏纲(号洛村)、万虞恺(号枫潭)诸公“联讲会,以订证文成之学,因辟正学书院于省会,群彦士而修业焉。先生岁时进考,其成喁喁如也。异时名世巨儒,多出其中已”。由此可知,南昌正学书院实为江西省会书院,赣省彦士咸集,联讲会而订良知之学,为一时盛况。此外,巡抚徐栻(号凤竹)亦曾请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弟子魏良弼“讲学于正学书院,以式多士。环座听讲者,日数百人”(《水洲文集》)。王门弟子王栋(泰州人)曾主书院讲席。

明代正学书院成为江右王门弟子开讲会以证师学的一个重要场所,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