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书院,亦名虎溪精舍。位于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琚塘村。
虎溪书院创建时称飞麟学塾(又称飞麟家塾、飞麟书院)。创建人为唐代程天器。程氏原居江南东道歙州(后改名为徽州,治今歙县)婺源县,唐僖宗时程天器官至御史大夫,因数以言论忤宦官,于乾符四年(877)被贬黜为洪州司马。黄巢起义,饶、信、池、宣、徽、杭等十六州民群起响应。程天器以黄巢入京称号而致仕,又因归路不通而定居洪州城西洪恩桥,置产竹园。据《同治新建县志》载:程氏于唐代定居洪州时建飞麟学塾,延师以教宗族子弟及四方学者,时间大约在唐乾符五年即齐王称霸元年(878)左右。
飞麟学塾原属南昌县范围,宋初割南昌赣江西北诸乡为新建县,飞麟学塾划入新建县管辖。至南宋嘉定间,程氏后裔程必东、程必简将飞麟书院改名为虎溪书院。后废于兵火。程氏后裔程逢吉有兴复之志,命其季子实孙督工修复,改称虎溪精舍。书院建有“北堂以象夫子之燕居,中庭之宇以祠先贤,以处师友子弟,前为厅事以见宾客,后设重屋以为论堂,庋圣贤之书于其上。库廪庖湢各有其所”,四周筑有围墙,溪水边栽种了修竹古树,还建有两个亭子,可以“备休暇、远眺望”(康熙《新建县志》卷八)。元虞集有记,明郭正域有序。清代程氏家族重修,邑人周学健有记。
虎溪书院为程氏私家出资创办。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宗族设立义仓义田以及私人捐赠的赡学田。虞集的《虎溪精舍记》中就提到元至元间(1264—1294)程氏后裔中有人有割私田千亩以赡四方来学者。
飞麟学塾初为程氏家学,专门教督宗族子弟,后来也接纳四方求学之士。特别是飞麟学塾改为虎溪书院后,四方子弟负笈而游者纷至沓来,受到江右人士的推崇敬重。
南宋时虎溪书院的教学特色是寓教于游,让学生优游山水之间。“休暇之日,偕昆季子弟肃肃雍雍于期间。或泛舟沧浪,或赓歌松竹”,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心灵得以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书院以传授程朱理学为宗旨,教学内容和目的为“本诸圣贤道学之传,周、程、张、朱讲明之说,以明夫《易》、《诗》、《书》、《春秋》、《礼》、《乐》之教,敦其孝弟忠信于日用常行之间,不为文具以玩岁月,不尚华采以干进取”(康熙《新建县志》卷八)。
虎溪书院延师教四方之士,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宋代程氏科第七世不绝。程天器之孙程必东中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程必东的三世孙程澥为宝祐四年(1244)进士,与文天祥同榜;程澥子程巽申为咸淳七年(1271)进士。此外程必简、程云登、程巽中也先后中解试。程必简官至司勋员外郎。程澥之孙程逢吉也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理学家程颢(学者称明道先生)任南安军司理时,曾来虎溪书院访谱,为其题字题诗。其诗曰:
豫章何处是琚塘?虎踞山回一水长。
明道古符馀篆墨,伯生残石纪文章。
比邻鸡犬丹为食,石室图书杖引光。
高阁滕王看咫尺,龙沙飞影过斜阳。
元代至正四年(1344)程氏延请庐陵进士王充耘于虎溪精舍,四方学者如云。从学者中就有新建丁之翰和进贤熊钊。丁之翰之父丁俨曾师从理学家吴澄。丁之翰幼时从父授经,稍长,精五经学,有文名。据《丁氏世美集》卷二记载:丁之翰在虎溪精舍求学时,“朝磨夕淬,反覆诘难,学益精进。兼习古文辞,不失矩度,久之,文章之名籍然著闻矣。”至正七年(1347)考中举人。入明后历官新建、进贤县学教谕。后被征召为主事,以病辞归。永乐年间修纂《南昌府志》。著有《潜夫集》。熊钊,进贤人,字伯几,元至正四年(1344)举人,江西儒学副提举。他与丁之翰同受学于庐陵王充耘,肄业于西山虎溪精舍。
程氏虎溪书院与邓氏秀溪书院、谭氏浯溪书院、丁氏五溪书院,至宋代号称新建县四书院。虎溪(飞麟)书院是相当“大学”程度的家学,其经宋、元至明末而废,中途几经兴毁,为古代新建地方教育作出了贡献。正如明郭正域《虎溪精舍序》所说:“虎溪之学乃由晋而来,千余年而日以昌大,顾不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