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古迹
> 详情
普贤寺和佑民寺
发布日期:2020-11-20 16:38:23 发布人:admin

古代南昌的寺庙、宫观、庵堂,最盛时达数百座,今天遗留下来的街道、里巷的名称中,仍保留了不少当日寺庙、宫观的名称。这些寺庙、宫观,不仅是佛教、道教传播的基地,也常常是一些文人学子寄宿读书的场所。其中佛教寺庙,最著名的有普贤寺、佑民寺、大安寺和塔下寺等。

普贤寺在惠民门附近,原名禅居寺,又称隆兴寺,是东晋时所建。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武昌太守熊鸣鹤捐献住宅建寺,并请来西方梵僧悉嘴多来寺中开山讲佛,所以称为禅居寺。

唐朝神龙元年(公元705)改称隆兴寺。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袁州刺史边镐捐铁二十万斤铸普贤佛所乘的白象,象高一丈多,长二丈多,并铸有铁香炉,炉下有三个铁人背负,重数百斤,因此后来又改称普贤寺。明朝永乐年间,清朝康熙年间都曾先后重建。寺门匾额题为“洪都第一山寺”,这里可能是当时南昌最大的佛寺。解放后虽然庙宇破败,但铁象仍然保存。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千年铁象竟被彻底熔毁。

佑民寺在东湖东岸,原称大佛寺,是南朝梁代豫章王师葛於太清元年(公元547)捐献住宅兴建。因曾在寺内建大佛一座以镇蛟龙,故称大佛寺。寺的后殿有铜铸如来佛一座,身高一丈六尺,重三万六千斤。南昌过去有民谣说:“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而言。唐朝开元年间改称开元寺。大历四年(公元769)著名僧人道一从南岳衡山学佛法后,曾来开元寺开设道场,聚徒讲授佛法,先后培养弟子一百三十多人,都是各为一方的宗主。当时,洪州有个地方官僚故意问他道:  “吃酒肉好,还是不吃酒肉好。”道一回答说:“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非常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难题。

此后,佛寺时毁时修,并先后改称为上蓝寺、承天寺、能仁寺、永宁寺。明朝初年寺址迁移到现在东湖边。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入南昌城后,曾经便装私访,僧人问他的姓名,也不答理,经再三询问,朱元璋便提笔在大殿的壁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西数万兵,腰间宝剑血留腥;

野僧不识山河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题完,掷笔而去。回到住地,朱元璋大为不满,扬言要对寺僧严加问罪,当寺僧得知后,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正好有一位云游僧人在寺内寄宿,他读到壁上的题诗后,计上心来,忙对众僧说:我自有对付办法!于是,他也题上一首诗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惟恐鬼神愁;

好将江水频频洗,犹有毫光射斗牛。”

后来,朱元璋正准备对寺内僧人问罪时,见壁上新题的诗后,却叹道:寺里原来大有人在。于是怒气顿消,也就不再追究了。

    清朝顺治年间重修佛寺,并改称佑清寺,乾隆年间又重建一次。民国以后重修改称佑民寺。解放后曾经重新修整一新,为南昌市佛教协会驻所。后仅存一座残败的门楼了。1987年估民寺恢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