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志研究
> 详情
南昌70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变化
发布日期:2019-10-23 14:32:21 发布人:admin

    南昌解放前,群众就医大多是去私人诊所,医生诊断病情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南昌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昌市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1949年,全市仅有5所医院,8所保健所(站),中西医诊所268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只有715人。不仅医院少,而且各医院医疗设备非常简陋,诊断技术落后,医生看病一般用的就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只能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再加上药品种类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人民群众就医需求难以保障。


南昌市第一医院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卫生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南昌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到21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了市级医院、县(区)医院,乡卫生院及农村卫生所(室)组成的全市医疗网络。


南昌市第三医院

    2001年,南昌市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施行,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工作的力度,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新农合统筹县区达到11个,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农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7年4月1日,南昌市东湖区率先试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2个月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已达14224户、32028人。随后,南昌市出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在全市四县五区全面实施。2015年,又出台《南昌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以建立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均衡化。 

    此外,南昌市还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工作。到2007年底,已建成27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了100%的街道和社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昌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18年末,南昌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45个,其中医院122所;拥有床位3.3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2万张,医药超市、便民诊所遍及大街小巷。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群众看病更快捷、住院更省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