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志研究
> 详情
年鉴编写要又好又快
发布日期:2019-9-9 9:45:26 发布人:admin

    年鉴是信息高密度的集合体,“纳万象于一编”,“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年鉴是“年度志”,是志的年度资料积累。志与鉴都是“一方之全史”、“百科之全书”,必须全面完整,不缺要项。为了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和记载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全力做好《南昌年鉴(2013)》的改版工作。通过参加南昌年鉴的编纂,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要提高年鉴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编纂年鉴,我发现有些供稿单位提供的年鉴文稿多是工作成绩、领导讲话,争相罗列一年的工作情况,如开了什么会、做了什么事等篇幅太长的材料,将年鉴写成了工作总结;虽然所提供的资料,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环境、交通等诸方面,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是将其服务对象局限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而没有站在不同读者群的角度,收集提炼社会现状、社会生活中的素材,使得年鉴中本应浓墨重彩的这部分信息残缺不全,从而使年鉴的实用价值和完整准确性大打折扣,读者群也相应受到局限。在《南昌年鉴(2012)》的编纂中充分关注了这方面的内容,使这部分内容开始入鉴,但受到资料的局限,效果远没达到预期目的。年鉴的编纂应该定位于为大众服务,以此为基础来选取读者关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反映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选录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人新事、各级政府部门为其办实事的方针、政策、规定及其感兴趣的具有知识性、实用性的资料,使年鉴能起到为读者排忧解难,为其办事提供指南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并为读者所接受。

    二、要对年鉴“消肿”,要从“精”字上下功夫

    目前出版的年鉴,大都上百万字,似乎进入了文字量越大,包容的信息量也越大的思维怪圈。我在本次编纂年鉴中感受到,文字量与信息量并非绝对成正比,这次设立的“数字南昌”,仅用了两页的篇幅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量。在本次年鉴编纂工作中,有的撰稿人在撰写条目时以“一、二、三”式的表现出来,甚至于没有条目标题,需要编辑人员在编辑时从单位提供的稿件中去归纳提炼;还有的撰稿人对摘自总结、报告、汇报材料的公文照搬了事,对一些仅属于本地本部门业务范围的事件,没有通过必要的概括、提炼以致使之成为具有全局性、启迪意义的条目。应将已有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糅合成既符合年鉴体例,又能从平凡的记述中,反映出本地本行业的年度基本情况与特点,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及内容,摒弃叙述那些为反映达到目的而经历过程、采取措施的材料,直截了当地写出对象的结果。在《南昌年鉴(2012)》条目中仍不乏穿靴戴帽之句,一些选题也不精准,有欠认真推敲,很多地方从内容到文字都有必要“消肿”,还要从“精”字上下功夫。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年鉴一般都是大部头的书,洋洋洒洒上百万言。也正是这样的阵势使得读者望而却步,使读者在查阅时毫无方便可言,如何能从庞大的信息资料中精练文字而又不失全面性,这是所有年鉴应追求的目标,年鉴作为工具书的实用性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三、要加强年鉴采编队伍建设

    一部年鉴编写得好与不好,取决于诸多因素,但人才的因素对年鉴质量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修名鉴,出精品,必须有一批文字功底深、协调能力强、综合知识广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有一支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编撰队伍。在《南昌年鉴(2012)》的编纂工作中,由于采编队伍中撰稿人员的水平不一,导致稿件的质量参差不齐,编辑部在审核工作中,在以原稿为依据,在比较、鉴别稿件判断是非时,工作量大,环节多,因此耽误了编辑人员进行二次加工的时间,拖延了年鉴出版时间。由于一些单位的采编人员平时不注重对本单位、本部门一些重大事件的图片资料的收集,导致一些珍贵图片的空缺,给这本年鉴带来了一定的遗憾。年鉴采编队伍一定要与时俱进,要重笔记录下一年来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和变化,要使我们的年鉴起到真实、准确、完整记录社会和历史的作用。今后,要注重选聘有较高思想政策水平,了解熟悉全面情况,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负责年鉴的编写工作。建立由相关供稿单位组成的编写网络,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交流。通过召开年鉴工作会议、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采编队伍的业务水平,为保证年鉴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四、要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收集动态资料

    信息采编非常有必要改变传统的一年一次收集资料的传递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通讯技术,有效利用政府信息中心的作用,不定期的动态收集区内的年鉴信息资料,缩短现有编纂工作中的资料收集时间。同时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处理手段,减少中间环节。南昌年鉴通过软盘交稿,并通过自行排版,免去了与印刷厂往返修改、调整版面的环节,缩短了编辑时间,同时使差错率降至最低限度,大大减少了校对工作量。年鉴在组稿上,应改变过去坐等稿件上门的做法,对年度内的大事要事要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约稿,要借助外界媒体有目的地对特定题材和公众关注话题进行采访,扩大信息源,实现信息采集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加以深度开发;在编辑方面,不能局限于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改改来稿,要在组稿、改稿之外,逐步学会自己采编、收集和写稿。在利用传统的行政系统网络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扩大外延,逐步建立第二支非行政系统的撰稿员队伍,这支队伍可以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从事某个行当的圈内人士,与这些人建立了联系,以后便可时时向他们请教或组稿。

    五、要创新年鉴的编纂

    在以前《南昌年鉴》的基础上,《南昌年鉴(2012)》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对整书的编排结构进行了微调;彩页的设计上增大了图片的尺寸、增加了图片的张数,以纪实文字的方式,以一种内在的逻辑把所有的图片串在一起,追求一种恢弘和大气;文稿部分新增了多帧黑白补白图片,与正文条目和彩色图片一起成为年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整部年鉴“图文并茂”。从年鉴内容的资料来源看,年鉴信息的收集应该随机应变,从多方寻找入编新资料的信息源。目前,《南昌年鉴(2012)》编纂有个弱点,就是与日新月异的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坐等资料和信息,对客观变化了的情况反映不敏感。要做到年鉴内容的创新,必须注意信息渠道和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要经常性地注意领导部门的重大活动,及时掌握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举措;比如从有关报纸、电视、电台、通讯以及众多的内部情况简报中,迅速发现有用的信息资源,并将他们变成年鉴的条目文稿予以及时反映。年鉴中必须拓展二次文献的收录范围即“附录部分”。这些“二次文献”,包括文献目录、专项年表、统计资料、示意图、照片、索引等等,虽然篇幅较小,但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今后,在这类资料中很有必要增设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使年鉴实用价值大为增加,使年鉴也为不同阶层所用。年鉴是一本信息书,必须做到常编常新,

这就需要不断增加与时俱进的新鲜内容,淘汰那些相形见绌的常年老套,从新形式、新事件着手去记述紧扣时代的大事要闻。

    六、要增强年鉴编印的时效性

    2012年初,我们就制定出详细的年鉴年度编辑出版计划,4月进入资料的收集和修改阶段,8月开始合纂与修改,在编辑过程中采用倒计时工作法,严格控制年鉴编辑各个环节的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好“三审三校”,在保证年鉴质量的前提下,尽力缩短出版周期,《南昌年鉴(2012)》从收集资料到出版总共用了9个月时间。我认为,年鉴编纂的准备和资料收集工作可以提前为11月至次年的1月,要求各供稿单位在次年2月底前完成初稿的报送,这样在次年的6至7月就可以出版。年鉴出版工作要快捷、有序、规范运行,年鉴的信息截取、组稿、编纂、发行必须缩短周期,年鉴是提供上一年度内的资料信息库,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工具书,如果年鉴出版发行时间与年鉴记录的年度动态资料在时差上拉得太长,年鉴的时效性必然会大为降低,会令急于获得信息的读者失望,年鉴的“资政”作用也将大为削弱。

总观这么多年来的年鉴编纂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年鉴编辑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但要不断地磨练基本功、积累经验,而且还要与时俱进,跟着时代走,跟着规范走,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年鉴编辑工作,年鉴编纂水平必须一年比一年高,质量必须一年比一年好,只有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好又快”的《南昌年鉴》才更具有生命力。

                                                        (作者: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年鉴编辑处处长   掲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