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栏
> 详情
关于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改进的建议及意见
发布日期:2022-3-25 9:50:33 发布人:admin

为更好健康的推进我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全面保障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的成效及结果应用,我部门绩效工作小组对我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进提出意见与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阶段绩效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对应的解决措施。

1.缺乏预见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目前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时,评价指标体系分类过于笼统,不能真实反馈出单位内部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总体情况。而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时参考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例如有些评价项目要根据投入、支出、产出及绩效等方面来权衡和设计指标,而有些项目则需要根据项目实施效率、经济性能来对指标体系进行设计。

2.主体单一,绩效评价过程科学性和合理性较差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支出绩效评价属于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在内部开展的自我评价,在开展此类评价时,多数情况下是单位自身进行评价,或委托相关会计事务所对专项支出核心工作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则围绕单位财务管理和业务执行开展,并以专家座谈、会议的形式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导致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合理性。

3.事后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很难产生约束力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事后评价上,得出的结果只能视为专项资金项目档案进行保存,或将其作为新项目申请依据。因此,这种评价结果很难在专项资金立项整个过程中缠身约束力,导致在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明确责任主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策略

构建我部门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对专项资金投入和产出做出公正评价。在开展绩效评价时,需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并抓好各个实施环节。

1.确定评价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主要包括三种指标,其中经济绩效指标是指通过设置单位内部经济运行指标,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绩效指标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美誉度和社会贡献率,而公共服务绩效指标考核内容主要为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1]。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内容繁多,且种类齐全,涉及多方面内容,如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环境卫生等领域。专项资金在支出时,由于对象具有广泛性,故在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还要考虑间接利益和直接利益,同样要兼顾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要对专项资金项目投入、产出进行公正和客观的评价,需要全面、综合地衡量上述指标。评价科要对相关数量指标进行详细的定量计算,并根据统一计算方法对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对专项资金项目评价目标进行分解,综合运用各类指标、权值、基础性数据及参考标准值等科学要素设计指标体系,尽量使评价结果能够满足全面性和真实性。

2.确立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完善绩效评价过程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要对评价主体进行确立。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应以相关职能部门评价和自身评价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科自身权责。针对涉及到公共服务的专项资金项目,应在评价和测量系统适当增加评价指标,如公众评价等。在对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完成后,评价科要对相关受益人群进行调查,掌握公众满意度,进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外部评价主体,如中介机构独立外评。严格对独立外评指标进行监督和管理,要求中介机构对专项资金开展全面绩效评价,包括技术效益、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性、资金支出有效性及社会影响等。建立绩效评价长效监督机制,对内部评价和独立外评进行监督和管理,正确行使评价科权利和义务,实现评价工作的客观性。

3.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评价约束机制

正确选择绩效评估分析工具,并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产生推动作用。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加大评价力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执行。而实践经验证实,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在实际绩效考核工作中,可以使绩效评价工作更加完善,并对考核机制和目标产生约束作用。